(抖音)四合院:许大茂的悠闲人生许大茂娄晓娥小说免费全文阅读

作者“天上掉金砖”创作的穿越重生小说《四合院:许大茂的悠闲人生》,讲述的是主角许大茂娄晓娥之间的故事,精彩内容介绍:许大茂听到上庄,眼睛就是一亮:“大爷,那这里的稻田就是鼎鼎大名的京西稻了,听说以前可是贡品啊,听说可好吃了。”……

四合院:许大茂的悠闲人生

作者“天上掉金砖”创作的穿越重生小说《四合院:许大茂的悠闲人生》,讲述的是主角许大茂娄晓娥之间的故事,精彩内容介绍:许大茂听到上庄,眼睛就是一亮:“大爷,那这里的稻田就是鼎鼎大名的京西稻了,听说以前可是贡品啊,听说可好吃了。”……...

《四合院:许大茂的悠闲人生》小说试读

次日一大早,许大茂骑车来到轧钢厂。

路上碰见了傻柱和易中海等人,许大茂也没搭腔,直接越过他们,现在没空理他们,等下乡回来再说。

许大茂隶属于宣传处,办公室在一楼,科室下面有广播室、宣传队、放映室是三个职能科室。

有一正一副两个处长,处长赵文会、副处长张世英是个女的。

广播室有两个播音员,一男一女,负责宣传一些D的政策、文件,不过大多数时间就是放收音机广播。

宣传队有十几号人,这些人能说会唱,时不时的会在厂里做一些演出,有时也会参加一些上级的演出,当然也会下乡演出,厂里的报刊栏,宣传标语,也是他们负责。不过,此时正值饥荒年,下乡演出就少了。

放映室,就许大一个人,归属处长直接管辖,两套放映设备,一套放映设备,还是解放前娄振华里买的,后来公私合营后,国家为了体现对钢铁行业的重视,调拨了一台长江54型电影放映机,这个时期放映设备稀少,国家为了丰富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,凡是有放映设备的单位,都有下乡送电影的工作。

自己独占一个办公室,拷贝库也在自己的办公室,铁架子上放着一个个铁盒子,里面都是电影拷贝,从建国后,拍摄的一些著名电影拷贝这里都有,还有一些解放前的电影拷贝,不过那些也就私下里看看,可不敢拿出去放。

拷贝都是16毫米的规格,一部90分钟的电影,就是四个胶卷,每个胶片8斤左右,4个胶片加上箱子就是三十多斤。

在办公室写了一张下乡放电影的条子,下乡放电影是有任务指标的,当然也有补助,露天放电影,受天气影响,时间上许大茂可以自己安排,回来后可以调休。

拿着写好的条子,来到处长办公室敲了下门,没等里面的人答应,就推门进了办公室,这时的基层工作人员,人们没那么多讲究。

“赵处长,你好。”

“大茂啊,有什么事吗?”一个坐在办公桌边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抬头道。

“处长,我这是准备下乡给咱们农民兄弟放几场电影,采购处催了好几次了,这是条子,你给批一下,再开个介绍信。”

“哦,下乡啊,行我给你批一下,大茂啊,上个季度你任务完成的不错,这个季度接着加油,对了,回来后,去区里的电影公司看看有新片子吗?有的话,先租几部回来,在厂里试映一下。好的话,再申请胶片。”

“好的,处长,这两年新电影就像下饺子一样,多着呢?看都看不过来。”许大茂一边说一边递上下乡条子。

大家伙不要以为这个年月电影就少,受“**”影响,58年就有86部新电影,59年有67部,今年才过半年,也有近20部新电影上映。

……

回到自己的办公室,开始收拾下乡的东西

电影放映员这个职业虽然被列入了八大员之中,但其好坏程度其实还是相对而言的。毕竟每个人对于“好”的定义都不尽相同,而且这种感受往往是通过与其他事物或情况的比较而产生的。换句话说,一个人的幸福感并不是绝对的,而是在与周围环境、他人状况等方面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。如果将电影放映员与一些更为艰苦或者低薪的工作相比,那么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还算不错;但若与那些收入丰厚、社会地位高的职业相比较,也许就会感到有所不足了。所以说,要评价一份工作到底好不好,关键在于如何去看待和比较。

许大茂心里清楚得很,这份工作其实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。他每天都要经历风吹雨淋,而那套放映设备更是重达五十多斤!这其中不仅有庞大沉重的放映机、宽大的荧幕、响亮的音响,还有体型硕大的发电机以及各种各样的附件包和防雨布等等。这些东西加起来,简直就是一座小山!

然而,这还不是全部。除了这些硬件设备外,他还要携带两部沉甸甸的拷贝,每一部都有三四十斤重。如此一来,所有物品的总重量竟然超过了一百斤!这个数字让人不禁咋舌,难以想象许大茂是如何承受这样的负担的。

许大茂这次下乡带的拷贝分别是59年拍摄的《康庄大道》和今年新拍摄的《马兰花》,拿根绳子将设备捆好。

许大茂放电影除了上级划片区域外,还有一些是配合采购处采购计划外物资的额外任务。四九城里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多的数不过来,都想吃的好点,周边农村也都会多种植一些瓜果蔬菜,也会养殖一些鸡鸭猪羊,但架不住要采购的单位多啊,采购员那是一个个跟孙子似的,到处求爷爷告奶奶,能用上的手段那是都用上了,轧钢厂有放映机,当然也要用上。

这次要去的向阳花公社几个大队,正是采购处定点的一个公社。直线距离约二十公里,实际路程在三十多公里,要骑行两到三个小时。

又到了保卫处,领了一把盒子炮,斜挎着背在身上,现在治安条件不好,经常下乡的人员都是配木仓的,长木仓不好拿,手木仓又太小不显眼,盒子炮就刚刚好,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吓唬人的。

骑车出城,找个没人的地方把电影设备收到储物空间。自己轻车上路,一路上,继续收取庄稼,别的就不收了,就收玉米、谷子,昨天是探路,今天可以放开了收取,今天目标百亩玉米和谷子。

早日把药园空间填满,自己的计划也可以早日展开。

一路走走停停,放电影要到晚上,时间充足的很,加上今天早上出门到了一点玉米饼子,不怕饿肚子。

此时四九城周边的主干道都已经铺上了柏油,毕竟是首都,一路上有一大半的路都是柏油路,还有一段碎石路,接下来就是进村的土路。

虽说自己不用赶路,但是大夏天的,顶着个大火炉,汗水早就湿透了衣衫。

时不时的许大茂饮用一些灵泉水,这水就是比四九城的盐碱水好喝,而且还有补充体力的作用,从这两天的饮用情况来看,灵泉水还有一些强身健体的功效,就是效果微弱了些,也需要长期饮用。

中午时分,在许大茂停下车准备吃点干粮的时候,发现不远处一大片稻田。

靠,怎么忘了大名鼎鼎的“京西稻”。

许大茂拦住一位赶着驴车的老大爷问道:“大爷,旁边的那个村子叫什么村。”

“小伙子,你这是迷路了。”拉住驴车的老大爷问道。

“是啊老大爷,我要去辛庄有点事,这边来得少,不大认路。”

“哦,路倒是没走错,辛庄也快到了,你指的的那个村子是上庄大队,过了上庄就到辛庄了。”

许大茂听到上庄,眼睛就是一亮:“大爷,那这里的稻田就是鼎鼎大名的京西稻了,听说以前可是贡品啊,听说可好吃了。”

“那可不,这片就是京西稻,别说以前,就是现在这也是特供,咱们老百姓也吃不到,看到没,那边民兵拿着木仓看着呢?你可别打这的注意。”

“嗨,现在稻子都才一尺高,拿回去不当吃不当喝的,我能打什么注意,我也就是听说过京西稻的大名,没见过,长长见识罢了。”

“行,你长见识吧,老汉我得赶紧回家了,这大中午的。辛庄过去就是了。”

“行,大爷,回见。”

……

休息了一会,吃了点干粮,喝了点灵泉水,见四下无人,就展开空间感知能力,开始收取一些稻苗。其实就是有人,也发现不了,加上收取的也不多,纯粹就是做贼心虚。

也没多收,就收取了二三百株,将来留个种就行,这玩意自己吃就行,可不敢拿出去卖。

药园空间里,许大茂将这些水稻种下,四周给围了起来,直接上灵泉水,反正也不多,也就有个十多个平方,一间房屋大小。

同时也将一路上收取的玉米苗和谷子苗整理好,看了下超额完成任务,玉米苗有个120亩左右,谷子苗有300亩左右。这个时候北方种植玉米是间隔一尺左右,一窝种个四五粒玉米,等苗长个10厘米左右的时候,就要间苗,留下最壮的一株,其余几株就要拔掉。而谷子则是用老式的摇耧播种的,出苗后,密集的很,每20厘米左右留下几株长在一起就行,可以使劲薅。

谷子脱壳后就是小米,后世卖的比大米、白面贵,而现在则是粗粮,亩产和小麦差不多,每亩能收四五百斤。后世里有首歌叫《父老乡亲》,其中有一句“小米饭把我养大”,就说明小米在这个年代并不珍贵。

小说《四合院:许大茂的悠闲人生》 第6章 放映员 试读结束。

文档下载:(抖音)四合院:许大茂的悠闲人生许大茂娄晓娥小说免费全文阅读.doc文档

(0)
上一篇 2024-06-23 19:57
下一篇 2024-06-23 20:00